夏日的杭州,忙完一天工作的张女士推开家门,新装的中央空调送来清凉,厨房里洗碗机正低声运转,女儿则在客厅用智能投影仪播放着高清影片——这些“家庭新成员”的顺利入驻,得益于她前阵子参加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能换的实在是太多了,之前家里的那些旧家电性能实在跟不上,趁着有补贴,正好全面提升一下全家的生活品质。”
在浙江,如张女士一般借着政策东风焕新生活的消费者不在少数。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地方层面,地方政府近期发布的促消费一揽子举措中均提及加大力度推进以旧换新。据《浙江日报》报道,截至6月初,浙江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超1500万人次,使用财政资金逾100亿元,带动消费千亿余元。
数据彰显扩容实效
民生福祉加速抵达
今年以来,浙江在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扩大覆盖范围,加大实施力度,推动政策落地生根。此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印发《2025年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结合浙江实际推出实施细则,以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更优服务惠企利民便民。
据省商务厅总经济师朱军介绍,今年初,浙江省将补贴范围扩展到了3C数码类产品。浙江省家电、3C数码及家居补贴范围已从国家政策的12类扩容到了85类。在参与商家层面,较之2024年共有9个平台参与日昇配资,浙江省于今年积极拓展供需对接平台,推动淘天、京东、拼多多、抖音等超20家全国性电商平台和50余个品牌商家开设浙江专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浙江省提出将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眼镜、智能仿生、智能健康等产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按售价的15%给予最高2000元/件的补助。此举不仅有利于进一步释放人工智能终端消费,更推动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相融合。
借助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浙江省持续推动高质量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市场加速转型升级,让美好生活更加“触手可及”。
政策加码金融赋能
二季度消费动能持续升温
二季度汇聚五一、端午、暑假等重要节假日以及618购物节,是消费旺季,更是全年经济运行的关键窗口期。为抢抓机遇,并为下半年消费市场蓄势,多方正协同发力。
记者获悉,在杭州,二季度市级层面拿出一个亿,市区、政企、线上线下(300959)联动推出超3亿元消费券,涵盖汽车、商超、餐饮等众多消费领域,叠加商家推出的系列优惠满减、特色惠民活动日昇配资,为消费者送上大礼包。
此外,杭州还以西博会为平台,举办西博国际消费季,围绕“潮品消费、会展消费、舌尖消费、休闲消费、演艺消费、体育消费”等六大主题,推出70余场促销活动,期间,杭州还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集中3个月时间,撬动超2000亿消费。
国家补贴、政府发力之外,金融活水也成为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推手。记者发现,多家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品、简化流程、联动补贴等多元形式,为消费者提供叠加优惠。
例如,招商银行信用卡今年在国家“以旧换新”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陆续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各地区上线“国补有招”叠加优惠活动,客户在活动指定的门店,使用62开头招商银行银联信用卡付款,可享受国补招行专属加码补贴,最高可叠加优惠达100元。截至5月底,活动已累计为超3万名持卡人送上招行加码补贴优惠。
多元场景推动品质消费
新质生活图景浮现
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朱军此前表示,浙江将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浙里焕新消费季”系列活动,省市县联动、政企银协同,搭建“1+5+N”活动体系,即一场启动仪式、以旧换新“五进”活动以及更多主题的活动,以丰富焕新消费场景。
日前,“购在中国 浙里焕新 美好生活”2025浙里焕新消费季暨外贸优品进街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已在杭州举行。接下来,浙江将推动“以旧换新”进社区、进企业、进平台、进机构、进展会,全省11市同步发力,将举办500余场系列活动。
在这样一场消费浪潮中,焕新带来的不仅是新产品,更是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其背后是对全新消费理念的积极响应,也体现着对人民群众更高层次、多样化美好生活的满足。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浙江全省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55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八大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最快,较上年同期增长10.8%。浙江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已不仅停留于衣食住行,而向智能化、品质化生活消费以及精神文化类消费拓展。
消费理念潮水转向日昇配资,正在重塑需求版图,从而牵引消费市场和供给侧转型升级。未来,浙江将持续丰富消费场景,拓展多元供给,打造消费经济新图景。
嘉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